readx; 感謝書友「18388918」寶貴的月票!也再次謝謝「清清小狼」「 ___短歌行」兩位書友的打賞。
正文6164字奉上!
…………………………………………………………………………
燕彼這麼建議是在試探,他很想知道這位有志向的軍主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若是呂哲堅決不殺,他也會理解,只是心裏評價會低一些。要是做出猶豫不決的神態,他則會非常失望的只是將呂哲作為向上爬的階梯。沒想到呂哲只是一思量就馬上同意,這是實在讓他感到意外。
就如所言,做大事者最忌遇事猶豫不決,哪怕是不知道對錯果斷行事,最後做錯了也總比猶豫半響不下決斷好很多。
這無關於什麼,只是上位者應該有的一種氣魄,連基本做出選擇的氣魄都沒有,那還做什麼事!?遇事能夠殺伐果斷,這是做大事者的首要條件之一。
呂哲並不知道那是燕彼在試探,他只是單純的認為這個建議很對,畢竟燕彼才是組織這些人防禦的人,比他這個初來乍到什麼都不了解的人要強很多。既然燕彼建議殺,那必定有殺的理由。
再則,他根本不認識裏面那些人,現代國人對於陌生人的態度就是「管他死活」的節操。不是很在意裏面那些人死活的他,何不做出一個從諫如流的姿態?
當機立斷的做出選擇後,呂哲能夠從燕彼的表情上看到一種「遭遇明主」的態度。這使得看多了三國小說的某人心裏閃過一句「君擇臣,臣亦擇君」,霎時不知道為什麼有了一絲絲得到「認主」的滿足感。
要是呂哲知道燕彼之前殺掉百里瞿又幹掉同僚趙沖,那一絲絲的滿足感不知道會不會消失?不過以他「異於常人」的思想,估計是大呼「毒士」的可能性居多。
燕彼有沒有作為毒士的才能現在還不可而知,不過這人倒是在建議:「軍主,職認為現在從夷陵開來的那一校人馬不是關鍵,我們不妨先行將營外的六千多人先安撫或是剿滅。隨後分軍掃平或是收攏各股還在流竄的亂軍?」
記得在從江陵出發之時,屠睢讓宋伯多聽呂哲的意見再決定怎麼行事。可是宋伯一路上根本沒有與呂哲交談,也就別談什麼詢問意見,可以想像身為校尉的宋伯打算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
呂哲當然不知道屠睢曾經的吩咐,不過保住夷陵的元氣對接下來的南侵很重要,他簡約說:「可以!」,至於燕彼打算怎麼做,他且先看着,倒也能借這個能夠控制的局勢看看剛剛收攏的這個人有多大的本事。
在呂哲沒有前來時燕彼自然可以毫無顧忌的下令。正主來了之後燕彼只能以建議的形式建言,隨後由呂哲出口發佈命令。
當然,聽從建言與傀儡搬的操縱是兩個概念。呂哲有自己的想法。在他的號令中。老弱婦孺和受傷的人組建被集中往營地中心,讓出足夠的空間給予即將到來的兵卒。
這些老弱婦孺在呂哲來時盡情歡呼,已經將擔任過夷陵之主的呂哲視為保護者。他們之中的大多數親人現在是呂哲麾下的兵卒,現下配合就是保護他們的秦人也是保護自己,無不儘量安靜地跟着引導的人走。
剛才被臨時任命為正副帶隊官的那些人倒也是有不錯的行事效率,大約半個小時就有三隊人被集中到營門附近。
呂哲佈置完弓箭手。對着其中兩隊的帶隊官命令:「出去之後大喊『全部蹲下別動』,聽命者放過,敢於衝撞者殺!」
四個被臨時任命的人又是一陣音節不同的應命聲。
呂哲看向另一隊的正副帶隊官:「你們負責監視蹲下的人,等待營地右側方的空地被清理出來,將這些人分批帶過去。」
指令非常的簡單易懂。他們當然沒有疑惑。
「等待戰鼓響徹行事吧!」說完受命的正副隊官離去,呂哲轉頭看向燕彼:「之前的伙食是由誰負責?」
燕彼開始大喊一個叫「商」的人。或許是口口相傳還是什麼傳信手段,一會兒一個大約半百的人鞠着腰過來了。
呂哲看着有些驚怕有些拘束的來人,問:「有足夠的清水和糧食煮清粥嗎?」
商看清楚問話的人,剎那間竟是跪下,有些結結巴巴:「軍侯您吩咐、吩咐。」
呂哲也不知道這人是緊張還是口吃,溫言道:「下去做事吧。」
「做事?」商迷惑:「您吩咐,小人、小人一定照辦。」
呂哲又重複剛才的話,商聽懂後急急忙忙依言辦事去了。
燕彼站在一旁聽着呂哲下達各種指令,心裏總算安定下來。他認為那些指令非常正確,代表呂哲並不是空有野心而沒才幹。要是空有野心沒有才幹,他跟着這樣的人絕對是取死之道。
軍營之內的兵卒不是秦軍,註定不會按照秦軍的形式來排列分佈陣型,各項指令被執行之後,兩隊一千人基本是分成亂糟糟的兩團集中在營門之前。在這一千人前方的營門左右兩邊是各自分為百人隊的弓箭手。後面則是被安排墊後收攏那些配合蹲下之人的五百兵卒。
人手分佈到位,呂哲沒有非常英雄氣概地率軍走出營門,而是讓人保護在營內搭建起來的高台之上。
高處的位置視野較廣,呂哲一眼看去,夷陵到處都在蔓延火光,營前的人經過長時間的增加已經有一萬以上。
保護自己,在安全的地方對部下發佈指令才是一軍之主應該幹的事情。至於衝鋒陷陣,一軍之主跑去親力廝殺。那是到了緊急時刻才會不得已做出的選擇。
燕彼對呂哲沒有親力親為的去做事跑到安全的位置心裏讚許,現在的情況與剛才已經不同,剛才呂哲是不得不帶着十幾個人搏殺衝鋒。現在呂哲已經有三千部屬,再冒險不懂自我保護,這樣的人哪怕有能力做大事也會在未來的某一天突然橫死,人死了之前取得再大的成就又有什麼用?
懂得在這種環境下不是得意忘形的去操控而是交給部下,呂哲其實沒考慮那麼多,他只是因為肩膀中箭的位置動起來實在太他媽疼了!
呂哲眺望宋伯一校人馬所在的方向。心裏算着自己從和宋伯分別到現在過去多久,得出已經快兩個小時的答案,他有些感到困惑,心想:「已經過去兩個小時,宋伯怎麼還沒有任何動作?」
站在一旁的燕彼順着呂哲所遙望的方向看去,他也在心想:「想必那裏是秦軍所在的位置?只是在那註定無法攔截到鄭氏、昭氏所帶領的人,在那佈防又有什麼用,還不如當機立斷開進夷陵平叛,白白錯過收拾夷陵亂局的時機。」
一切人手就位。呂哲看向下方拿着鼓槌的猛三,喝:「敲擊戰鼓!」
鼓聲「咚咚咚……」地發出去,這段聲音是連續性的。沒有任何節奏可言。不過話說回來。對這種臨時任命的軍官、混雜混編起來的隊伍,單純作為信號才是可取的,約定什麼幾聲是什麼意思,那不是沒事找事幹嗎?
營門又在「咔咔」的木材擠壓聲中緩緩地打開,在外面的人群見營門打開又騷動起來。
個別激動的人向營門位置跑了過來,這時弓箭手毫不猶豫地射箭。瞬間射翻一二十個衝擊的人,讓那些騷動的人群只是敢在原地互相擠着不敢再行靠近的舉動。
燕彼的注意力已經不在這裏,他顫動着眉毛心裏不斷思索着什麼,如果能聽到,那是他在心裏大呼:「愚蠢的校尉。這是天要幫呂哲獲得這個舉世注目(非錯字)的功勞!」
抬起手指着那名領隊慢慢開出營門長相沒什麼特點的中年男子,呂哲問:「這人叫什麼?」
從思緒中推出來再辨認一下。燕彼回道:「此人吳氏名遼,原是楚國吳地人,做過楚軍的『右領』。」
呂哲疑惑聲道:「右領?」
燕彼解釋:「右領是楚軍中的領兵官職。楚軍建制不一,多則領導三千人、少則一百來人,看其人多受重視或是有多少財帛。」
右領其實就是楚.隊中的中級指揮官,就如燕彼所說,楚國的軍隊一般還真的人數不統一,他們是以部族或者宗族的形式來組建軍隊,也可以依靠招募來組建部隊。不過楚軍有一點與秦軍相同,那就是沒有軍餉這一說法。
事實上從春秋戰國到大秦一統天下這一段時期,除了魏武卒曾經發過軍餉之外,其餘當兵一直被當做一種勞役,士兵服役是義務。
魏武卒是什麼呢?他們是戰國時期魏國的職業軍人,會有軍餉其實並不是出於尊重什麼的,而是壯年男子是家中的支柱,其他人服役一季度還可以回家種田什麼的,他們卻是無法回家幫助家裏生產,魏國為了彌補這些家庭的損失只有支付軍餉。
後來呢,魏武卒不是在戰場上戰敗而消失,只是因為失去河西等要地之後魏國實在沒錢養這麼一支鎧甲貴重又要支付軍餉的重步兵部隊,這才使魏武卒消失在歷史長河。
秦國士兵沒有軍餉,不過爵位卻是能領取俸祿,比如呂哲的公大夫爵就能夠領三百五十石祿米。請注意,是米,不是豆子之類的雜糧。這時候米精貴的程度是後人難以想像的。
思索完畢心裏有了決斷的燕彼看着箭矢還沒有取下的呂哲,擔憂道:「軍主,是不是先下去喊來醫匠療傷?」
本來呂哲也是想先把傷口處理一下的,不過這年頭處理傷口的醫術實在不怎麼樣,誰清楚要弄多久,在這種緊急情況下他沒多少時間來浪費。
另外就是現在可沒有什麼可以快速止血的特效藥,要知道呂哲等下極可能需要帶隊追擊敵軍。可不想在追擊的路上失血過多而死。所以雖然還是很疼,不過也只能保持這種中箭還帶隊指揮的英勇形象了。
一千兵卒在弓箭手的協助下出了營地,他們出去後開始按照呂哲的吩咐大喊「蹲下生,不蹲死」,起先那些混亂的人根本不管,連續有人被殺之後想活命的人倒是懂得蹲下了。
吳遼的諧音是「無聊」,不過這人的帶兵風格一點都跟無聊不符合,甚至很吸引站在高處呂哲的矚目。
五百名兵卒在吳遼的率領下一路衝擊而出。他們口中用楚音喊叫着話語,卻是衝上去不管不顧的一陣砍殺,殺得那些本來已經蹲着的人心驚膽戰,一些站着也不知道是不是要反抗的人四散而逃。
一陣砍殺和驅逐,本來就更亂的場面越加混亂,搞得另一個五百人隊只能跟在其後收拾爛攤子,重新喊叫那些亂動的人蹲在地上別動。
「……」呂哲破罵出聲:「這人是莽夫啊?盡幹些沒腦子的事情!」
燕彼:「軍主恕罪,楚人打戰有勇無謀追求一往無前,遼可能一時疏忽。」
呂哲又說:「……不過沖勢不錯。要是懂得列陣而戰,倒是能做鑿穿前鋒。」
燕彼:「……」
人盡其用的道理呂哲當然懂了,不過以後要是呂哲再領軍出征。吳遼估計就是那個作為前鋒拼殺到死的命了。
不斷砍殺不服者。一千人像是波浪卷過之處的人潮要麼從命蹲下要麼被斬殺,這種殺戮的壓迫有效地不斷向前推進,身後是無數蹲在地上的人。
偶爾有人蹲下復又要站起來,分配出來監督的兵卒立刻跑過去也不出聲幾個兵卒就是戈矛一陣捅,霎時敢於站起來的人立刻斃命。
連續殺死敢於反覆者,在鮮血揮灑的教訓下。慢慢沒人敢在站起。一千兵卒的前進速度越來越快,後又分為兩個扇形向左右兩邊席捲而去,站在高處的呂哲知道局勢初步得到控制,剩下的不過是將那些人安撫下來這個步驟。
呂哲對旁邊的人道:「我們下去罷。」
下去不代表是要出營,而是已經沒有必要待在上面吹冷風而已。
重新回到中軍的大帳。方才七個被斬殺的無頭屍體沒有被人收拾,帳內到處瀰漫着一股濃烈的血腥味。
「抬到旁邊。」
親兵們自然應「嘿!」從命。
他們將被割下首級的無頭屍體兩人合抬起來搬到帳簾旁邊。抬動時無頭的屍體頸部流出大量的黑血,抬着腳的一邊沒事抬肩膀部位的人卻是被淋了一身。
呂哲走過去看被平放在側帳的蘇巧,由於失血太多的關係蘇巧的臉蒼白中有一種青色,從面容看去倒也不顯得猙獰。他現在才算是完全相信正如他們所報告的那樣,蘇巧是失血而亡。
「你猜測鄭氏、昭氏從哪裏進軍江陵的機率最高?」
「回軍主,夷陵前往江陵共有兩條大道。軍主與校尉宋伯來時沒有遭遇兩氏亂兵,那這一路可以排除。另一路職想宋伯一定是在佈防,所以一直不見有秦軍開進。現在沒有看見宋校尉佈防的所在出現火光與廝殺動靜,職猜測氏與昭氏收攏的楚人較多,楚人善於水道,周邊的舟船也大多消失不見,想來他們該是走靠近沫水的那一條。」
「水路?這就難怪了。宋伯一路派人探查,確實在陸路只發現小股亂軍。你知道夷陵的舟船多寡、能夠載多少人嗎?」
「小舟數量眾多無法統計,上次有軍隊從巴郡順江運來二十船糧食停留在夷陵……,舟船所載的人數都不會超過三千人,他們該是一部分作為前鋒先行,大部分是順着江水沿岸依靠茂密植物躲避探查,想要隱秘行軍。」
江河兩邊一點都不好行軍,曾經親自帶隊剿滅過百越部落的呂哲深知這一點,他思量了一下……
呂哲摸着下巴:「唔?江陵的部隊只有兩校,宋伯這一校被派來夷陵,留下的只有趙息的一校。不知道趙息有多少戰兵?會不會是鄭氏和昭氏將沿岸的人作為誘餌,領着較為身強體壯的人突襲江陵?」
終於意識到了!燕彼打起精神:「南方郡縣由於始皇帝的詔命已經全部拆除城牆,江陵沒有城牆之下光靠一校兵馬很難防禦。軍主的猜測很有可能!」
呂哲想着想着覺得好像有什麼地方不對。一時間又想不出來到底不對在哪裏。
按理說江陵的將校應該是有了什麼考慮才會派出一校兵馬前來夷陵,率軍的宋伯領兵到達夷陵已經長達兩個小時卻沒有發動進攻,那麼宋伯是有什麼顧慮還是在等待什麼?
同時,江陵的正統秦軍真正數量只有五千餘士卒,那裏由於是南疆軍的主要集結地也有至少二十萬的六國遺民,誰能保證二十多萬的六國遺民會安分守己?
想到這裏,呂哲不由變色。
攝於大秦的赫赫威勢,平時只要一兩千人用心一點自然可以使得二十餘萬六國遺民不敢輕動。但現在不是「平時」而是特殊時期。可以想像只要鄭氏、昭氏攻進去,二十餘萬人之中難道就沒幾個有膽色的人也學兩氏那麼振臂一呼?
別說二十萬人,就是二十萬頭豬亂竄起來都夠嗆!
呂哲出江陵之前好像還聽說有二十萬刑徒也在五千的秦軍押送途中,似乎是半個月內就會到達南郡?
二十萬刑徒再加上二十餘萬的六國遺民,那就是至少四十萬敵視大秦的人,而且最要命的是二十萬刑徒必然都是壯年居多,他們要是趁勢作亂……
燕彼看見呂哲臉色大變,嘴角詭異地勾了起來。
「燕彼!」
「職,在!」
召喚完呂哲卻是沒有話說來回渡步。他覺得這一切實在太過不可思議了。似乎是某個節點出現了差錯,難道歷史上秦軍就是因為發生動亂才導致第一次大規模南侵失敗?
其實呂哲哪裏又知道歷史上六國遺民根本就是認命地被押解着充填進嶺南這個巨坑,所謂的第一次南侵失敗的說法不過是屠睢被百越人埋伏中箭而死。
從頭到尾歷經過來的燕彼早就在腦海中推演無數次。因此一點都不着急。他相信只要呂哲靜下心來也必然會發現一些端倪。原以為呂哲會在解決完夷陵的動亂才會意識到,沒想到會這麼快。
燕彼看見來回渡步的呂哲臉上表情不斷變幻像是在做什麼心理鬥爭,以己度人之下以為呂哲是在思考怎麼去火中取栗。
按照這位曾經是燕國縣丞的想法,現在應該做的事情是趁亂設局幹掉宋伯,接手失去指揮的秦軍。然後呂哲在夷陵收攏足夠的兵卒,以平亂的理由待在夷陵坐等江陵的秦軍覆滅。
一旦江陵的秦軍覆滅。那麼不管是屠睢還是任囂必然死於亂軍之中,畢竟這兩人是正副統帥會是亂軍必殺的兩個目標。大部分在那邊的將校,他們也別想從二十多萬失去理智的亂軍中活下來。
其實哪怕有將校活下來也無所謂,南郡的秦軍只有宋伯和趙息兩校。面對多達二十餘萬的亂軍,趙息這一校肯定會在江陵被亂軍吞沒。宋伯這一支現在在夷陵。那些將校一時間也指望不上。失去軍隊又大亂的情況下僥倖活下來的將校也會想方設法來到夷陵,只要他們來到夷陵。手中沒有兵權還不是要任由拿捏。
待在夷陵不動的理由很好創造,只要讓夷陵保持混亂就好了,哪怕事後有人追究起來,也絕對說不出什麼來。
以呂哲在夷陵的威望,再加以其它手段,不嚴格要求兵源的話至少能夠組織起至少兩萬五千兵卒。
燕彼有思考過,他從呂哲上次帶着五千整編不到一個月的部隊就能殲滅兩支百越部落得出一個判斷,那就是呂哲帶兵還是很有能力的。(其實是一支百越部落)
只要江陵的秦軍覆滅,呂哲就更加能以固守的名義合理地待在夷陵。
燕彼設想過,這兩萬多部隊經過整編雖然不可能成為精銳,不過對付一幫沒有絕對威望領導者的烏合之眾不成問題。
到時候呂哲可以選擇留在夷陵訓練軍隊,等待其它地方秦軍開過來再出兵平叛,也可以冒險在其它地方秦軍沒有反應過來之前用各種手段平息混亂。不管是怎麼選擇,呂哲總是有無數手段來達到立功的機會。
至於割據什麼的,燕彼相信呂哲不會那麼傻,畢竟現在大秦如日中天,他所設想的用盡各種手段也是借勢於大秦的威勢。整個謀劃的唯一目的就是讓這一場動亂成就呂哲的威望,同時在這場動亂中立下天大功勞得以晉升。
「他到底會怎麼來進行決斷?」這一刻,燕彼無比期待着。
ps:
感謝書友「18388918」寶貴的月票!也再次謝謝「清清小狼」「 ___短歌行」兩位書友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