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守府,當姚啟聖知道北疆戰事結束,這個老郡守非但沒有一絲喜悅,反倒憂心起來,身後,於海龍低聲:「大人,戰事結束,國之安穩,北疆安穩,您怎麼這般模樣?」
姚啟聖起身來回踱了兩步,將臨城糧倉的上報錄扔給於海龍:「從驍武皇三軍來到臨城駐紮以後,咱們的糧倉日漸空敞,時至今日,咱們已經給他們供給了十幾萬石糧草,此番他們戰終,少不得又要犒軍,如此,真是要把臨城吃空了!」
「大人,您此番憂慮過了!」於海龍轉念急思:「數日前,咱們已經將臨城境況上奏中都,按城軍兩相律例,我們可以在保守郡城四地安穩情況下,不再供給糧草,再者戰事結束,耿廖又是功利權勢之人,肯定要拔營離去,歸都受賞,那歸來的北進軍犒賞什麼,若他們真要咱們管,大人在城軍律法之下言明咱們剛剛安置好十幾萬亂民,早就力疲,無力使然,另外暗自修書一封,讓耿廖心下明白,他得咱們恩惠甚多,領功回軍在即,若生事端,這個責任愛誰背,就誰背,下官不信他耿廖分不清輕重,枉而為之!」
姚啟聖聽完思索片刻,認為於海龍這話在理,便敞心下令,為驍武皇送去酒水百壇,略表心意,另於海龍奏書一封,送於耿廖,讓他自己斟酌。
驍武皇軍營,耿廖已經集結中軍將校,準備率親衛營督查營遠迎,結果臨城郡守府吏來此,送上百壇酒水,另有書信一封。
耿廖看了,不屑的低笑:「姚啟聖,你個老東西,如此小氣!」
「將軍,咱們北進將士血戰沙場回來,他就拿這些酒水給咱們的將士添肚子?」顧愷之看着驢車上的酒水,疑聲:「再不濟也要給些牛羊什麼…」
耿廖將書信撕碎扔掉,應語:「那個老匹夫暗言臨城困難,無力供給我軍糧草!」
「此乃妄言,臨城糧草幾十萬石,不過供給咱們十餘萬石,他們怎麼就無力了?」
「罷了,既然得勝歸來,咱們也該班師回朝,之前戰報中也說了,齊王殿下獨率親衛,與遼源軍的將領們已經先行一步回中都,咱們驍武皇也得抓緊,大功時刻,本將可不能落後,一次犒軍宴,待回去之後另行開辦即可!」
說完,耿廖率人去迎接北進軍,同時吳莫之等將領已經回營發令,不多時,駐紮臨城近月余有半的驍武皇三軍便拔營南進了。
臨城北向官道上,輕騎營跟在北進軍的中位處,細眼看去,輕騎弟兄們個個輕鬆雀躍,那林懷平穩於坐騎上,一臉期盼的沖林秀道:「秀哥,你說咱能受什麼封?遼丘惡戰,小碭山血戰,臨城退敵,鬼嚎坡馳援…細算下來,我能混個校尉不?」
說起領功,李虎這些個弟兄紛紛策馬上來,議論起來。
「秀哥,懷平說的不錯,你說弟兄們能搏個什麼官職?」
「再不濟也得比縣裏的捕頭高吧,要是那樣,等老子回鄉,先把那幫畜生玩意兒收拾一頓…」
黃齊逗言一出,惹來陣陣鬨笑,如此模樣讓其它營列的將士側目,但輕騎營獨戰衝殺主兒乞的事他們都知道,比起北進軍其它營列慢如王八的馳援,在戰功上,輕騎弟兄可比他們有底氣多了。
騎列前,聽着弟兄們的話,林秀笑了笑:「這個不好說,能受什麼功職,全看陛下了…不過我想着咱們弟兄盡忠殺敵,老天爺不會看不到…就算他看不到…齊王殿下…秦懿老帥也看到了…大夥別忘了,這次請功薄可是齊王和秦懿老帥聯名上奏的…」
聞此,一眾兄弟都是心中歡喜,恍然間林秀抬頭看到遠處的烏正,那股子雀躍之色頓時消散,見此,眾兄弟心下明白,當即沖那烏正方向低言唾棄一聲,讓後各回本隊,至於林秀,他則眉目微皺:『烏正將軍…你和耿廖到底在密謀我什麼?除掉我?這次恐怕你們又失望了..』
北進軍前列,烏正很是煩躁,雖然戰報上寫的花里胡哨,可實際如何?他非常清楚,就連北進軍夾帶在驍武皇旗幟上的功勞,說句不好聽的話,也是遼源軍扔給他們的,再深言一些,這全是秦懿老帥、齊王殿下刻意為自己麾下那匹野馬請功,不得不捎帶上的。
想到這,烏正回首,不成想正與林秀雙目相對,有那麼一瞬間,烏正發現林秀的目光變了,變得不再那麼孱弱彷徨,且在不覺中已經多了數分銳氣和尖利。
當烏正還想從那目光中感覺到什麼其它的深意時,林秀已經轉首撥馬,巡查輕騎營列去了。
「這個野馬胚子!」烏正低罵一句,身後黃漢已經疾馳而來:「將軍,耿將軍率部迎軍來了!」
聞此,烏正大喜,趕緊迎上去。
遠遠看到耿廖的騎隊,烏正撥馬疾馳,在十餘步位置已經下馬步行近前,讓後跪地拜服:「末將烏正,率北進軍歸來!」
「好好好!烏先鋒,不愧是驍武皇的先鋒將,此番戰況本將已知,本將定然為先鋒請功!」耿廖笑言,結果烏正面色一抽,想說什麼卻未言,饒是耿廖已經覺察,但念在迎軍份上,只能將其帶過,隨後耿廖便下令北進軍入驍武皇的營列,南下繞過臨城直指中都。
當迎軍禮節在半刻內完成後,北進軍便歸入早已侯在此地的驍武皇,轉道南行,對於近在咫尺的臨城恍若無物,這讓林秀等人一時迷了頭腦。
「怎麼回事?怎麼不入城?」
在這疑問中,林秀撥馬來的前列,烏正與耿廖並駕齊驅,看到林秀,烏正退下,耿廖面無它色:「林都尉,你不隨軍壓管騎隊,來此作甚?」
「末將請問將軍,為何不入臨城歇息…」
「陛下旨令在即,驍武皇全軍回師,一刻都當誤不得!」耿廖解釋完,又故作腔調一語:「不知林都尉明白沒有?需不需要本將再解釋一遍!」
.
第二章各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