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等估摸進入射程後,朱一二便讓軍樂手停了下來,隨着軍樂停止,各陣營也緊跟着停了下來,然後便是各自調整隊列。隨夢小說網 http://www.suimeng.co/
對面的聶宗瑀見狀,估算了一下距離後,也下令道:「火器營準備!」
其實在完成火器化的同時,清朝軍隊在作戰樣式上也發生了巨大變革,早期的「紅夷大炮猛轟、重甲步兵衝上去肉搏」的正面硬懟戰術、中期的「大炮轟完步兵轟,步兵轟完騎兵沖」的戰術,則乾脆被成熟的排槍射擊戰術「九進十連環」取代了:
既步軍舉鹿角大炮,眾兵齊進,鳴金而止,齊發槍炮一次,如此九進至十次,連發大炮。火器營馬步軍循環連發鳥槍,略無間斷,其聲震地。
在同准格爾軍的戰鬥中,清軍基本都是採取這種「九進十連環」戰術,靠火繩槍手的排槍猛烈射擊,加上野戰炮的火力支援,還有火槍騎兵的迴轉戰術,步步向對方陣型逼近。
雖然這套戰法與當時的歐洲軍隊依然有代差,尤其是當時英法等國軍隊的縱隊戰術、縱隊改橫隊戰術已經快要成熟、來自科西嘉的法蘭西戰神已經快要登上歷史舞台了,清軍的這套玩法在西歐軍隊面前如同小兒科,但不管怎麼說,「九進十連環」戰術好歹也算是追上了西歐軍隊十七世紀中晚期左右的水平。
但是,伴隨着清准戰爭以清朝的勝利而告終,清軍在東亞地區陷入了「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局面,再也沒有了更新裝備的動力,不僅肉搏戰術仍然毫無起色,連開槍放炮的技術也快速退化了。
同時,雖然燧發槍這種先進火器早在雅克薩之戰、準噶爾戰爭中已經出現在了沙俄或準噶爾軍的作戰序列中,在清緬戰爭、廓爾喀戰爭中甚至已經批量出現了來自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先進燧發槍,但一方面這些國家並沒有學來英軍的排隊槍斃戰術,另一方面在當時的東亞戰術體系下,燧發槍與火繩槍的表現也並未拉開代差。
因此,雖然按照其記載,清軍在各省的軍火庫中均儲備有一定數量的燧發槍,但真正裝備給軍隊的燧發槍數量極少。
意思就是說,清軍在準噶爾戰爭之後,在事實上停止了對軍備與戰術的革新,陷入了混吃等死的狀態。
要說清軍是不是排隊槍斃?是,那肯定是,這是由武器來決定的。除了排隊槍斃沒有其他的使用方法。但是,清軍的排隊槍斃又不是真正的排隊槍斃,它是最為原始的排隊槍斃。
真正的排隊槍斃,要求高度的紀律性,要士兵們畏懼軍法甚於畏懼死亡。這需要長年累月的嚴格訓練才能達到要求。可是清軍不同,大多數的清軍都是那種荒廢度日的兵油子,可能都不會開槍,又怎麼能讓他們臨陣不逃呢。
排隊槍斃戰術的核心之一就是擔任火力輸出的火槍兵不但能在肉搏混戰中保護自己,還能主動衝鋒,取代以往的長槍兵,要達到這一條件就必須擁有刺刀,而清軍恰恰沒有刺刀。
加上清軍的鳥槍、抬槍都是火繩槍,在橫向火力上遠遠不如燧發槍。
火繩槍最大的缺點是火繩是明火,火槍兵身上掛滿了火繩、火藥和子彈,以至於火槍手有了「十二使徒」的花名,一旦某個新兵蛋子手忙腳亂他就有可能引發傷及多人的災難。因此火繩槍時代槍手們之間的距離往往比較鬆散,他們需要比燧發槍士兵多幾倍的行列保證火力。
在作戰時上千名使用燧發槍、刺刀的紅旗軍可以排成三列,不斷射出三百發以上的子彈;而上千使用火繩槍、刀槍藤牌手混裝的清軍儘管看起來也能輪番射擊,在火力密度上卻只有自己這邊的幾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
所以,當看着清軍也列隊準備射擊時,經受過嚴格訓練的紅旗軍將士不但沒有害怕,反而露出了興奮之色。
自從黎漢明下達了以軍功升職漲響的軍令後,紅旗軍上下可謂是想打仗想瘋了,沒有仗打哪裏來軍功啊。
加上自己這邊有大盾兵舉着大盾蹲在面前以及自己身上的胸甲和鋼盔三種保護,只要不打中面部,一般情況下是死不了的。
如今看到對面也列隊射擊,他們如何能不興奮,那可是站着不動的軍功啊。
朱一二也是如此,見狀便笑了笑下令道:「開槍!」
「砰~」「砰~」「砰~」「砰~」
在各營將領的指揮下,第一隊射擊完後迅速到後排裝填彈藥,第二隊上前繼續射擊,然後是第三隊。
黎漢明可是按線列陣排列的,一隊火槍兵有上千人呢,就算他們準頭再不好,一次射擊打出去,總能打死上百敵軍的。
事實也是如此,紅旗軍的每一輪射擊,對面的清軍頓時便會倒下一片,而紅旗軍這邊則是偶爾有運氣不好的陣亡外,大多只是受傷。
如此反覆兩輪後,對面的清軍便一潰而散了。
朱一二見狀,連忙下令道:「吹號,衝鋒!」
隨着高亢激昂的衝鋒號響起,各部隊就在自己的指揮官指揮下,紛紛朝着潰散的清軍衝去。
「完了!」聶宗瑀見狀悲痛欲絕,瀘州完了。
左右參將卻管不了那麼多了,拽着聶宗瑀就跑,如今納溪恐怕是守不住了,他們只能向江安撤退。
另一邊,見清軍只顧着散亂的逃命了,朱一二抓住時機,讓各團各自為戰,目標是儘可能的殲滅清軍的有生力量。
一時間,整個納溪縣內上演了一場你追我趕的大場面。
而清軍這邊因為軍心已經渙散,各將領大多都已經只顧着自己逃命,導致很多清軍慌不擇路,運氣好的直接向江安的方向逃去,有的南下向敘永的方向逃去。
另一邊,閆祖庚在拿下了敘永廳後,聽到了瀘州清軍都在秘密向納溪集結,他料想江安此時必定防守空虛。
於是閆祖庚當即下令第三旅前去支援第二旅,他則親率第一旅去奪取江安。
南下潰逃的清軍剛好遇上北上的第三旅,知道打不過,於是他們掉頭就往回跑。
閆祖庚奪下江安後,又馬不停蹄的向納溪方面進軍。
潰敗的清軍三面被圍,只有向北邊逃去,被長江阻斷了去路。
見前後路皆被阻斷,一些清軍心一狠,便直接跳進了江里,打算游過對岸去,結果可想而知;有的則組織起了反抗,但在紅旗軍的絕對火力面前,同樣沒有什麼效果。
但大多數還是明智的選擇了投降,閆祖庚一面安排人接收俘虜,一面讓人對江里倖存的清軍射擊,一時間,江邊鮮紅一片,浮屍夾雜着被水沖走的清軍,導致江面上慘不忍睹。
就在大軍在外大戰時,黎漢明也沒有閒着,一邊保障後勤供應之餘,一邊開始着手準備秋收事宜。
就這樣在緊張忙碌中,時間過得是飛快,一轉眼便是金秋八月了,艷陽高照,農田中的水稻已經變得金黃,收穫的季節到了。
人生在世,無非溫飽二字,吃飽飯穿暖衣,才是百姓們最實在最根本的需求。社會階層中最龐大的人群得以穩定,整個國家才會得以穩定。
縱觀中國歷史,多少王朝的崩潰便是在於底層百姓所在的階層失去了溫飽,沒有了活路,無奈之下只能揭竿而起,撬動帝國賴以維持的底層基石,各方面的矛盾再也無法壓制後,於是某一場偶然爆發的農民起義,成為壓倒帝國統治的最後一根稻草,最終帝國崩潰,走入滅亡。
中國老百姓可以不過問什麼是天道,因為天道太複雜,中國老百姓不懂也說不清;
中國老百姓可以不過問什麼是儒家和佛學,因為這也太複雜,中國老百姓也說不清;
中國老百姓可以不過問什麼是科學技術,因為科技這東西是洋人在主導,中國老百姓不懂也說不清;
中國老百姓甚至還可以不過問什麼是政治,不過問什麼是主權人權,也不管什么姓資姓社什麼體制,這都是上邊的事,我們老百姓不懂也不敢過問,免得惹麻煩
但是,中國人自古以來一直都持有一個最基本的信仰,那就是中華民族歷朝歷代最基本的生存價值觀!
自炎黃堯舜禹以來,這個信仰就一直存在於中國幾乎所有人的血液中。——那就是中國人自古以來普遍都相信,只要一個人不做壞事,老老實實努力工作,他(她)們就應該得到相應的報酬,可以傳宗接代,可以過上正常的家庭生活,得到福報;對中國人來說,這是天經地義、不容置疑的!!!
簡單來說,就是能安穩的活下去,歷朝歷代的百姓都是希望能安慰的活着。
無論有誰提出來,以各種理由反對過它,但它總是在中國人的心中默默運行,最後總是它佔據主導地位,最後總是它得勝。
可以說,過去五千年的中國曆朝歷代以來,只要統治者能對整個社會保證這一最基本的生存價值觀的體現和回報,這個朝代就可以繼續存在下去,且受到人們的擁戴。
但如果某個朝代的社會,連那些不做壞事,老老實實努力工作的人,都被大面積砸掉飯碗、走投無路,甚至掉腦袋的時候,一個社會的執政者連這點最基本的價值回報都不能保證的話,那肯定是這個社會出了要死的大問題,而統治者們肯定要受到現世天報!那也往往就是社會出現大的變革,或改朝換代,或改天換地的時候來臨了。
各朝各代的農民起義無不都在說明這一點,如今到了黎漢明這裏,同樣也是如此。
雖然家裏有人參了軍,老百姓們有些擔心前線的戰事,但他們更關心的卻是地里的糧食。
洪範八政,食為政首。
手中有糧,心就不慌。腳踏實地,喜氣洋洋。
春種時黎漢明因為各種原因抽不開身沒有參與,但秋收時卻不能缺席了。
黎漢明帶着人行到地頭,讓人挖開一塊紅薯地。他關心的還是這紅薯的產量,只要有足夠的紅薯,就能在這生產荒廢的亂世活人,不至於損耗了太多元氣。
所謂的「康乾盛世」怎麼來的?可不就是紅薯帶來的嗎?
一直以來各位史學家們對於「康乾盛世」的爭議不斷,有的人認為是真正的盛世,是滿清經濟文化發展的高峰期。但是也有專家認為這根本就是忽悠人的,此時的經濟文化無論是與明朝還是與外國比都是遠遠不夠的。
什麼是盛世呢?我們通常認為的盛世有以下幾個特點:國家統一、政治經濟穩定、國力強大、文化昌盛。而康乾盛世的歷史真相到底是什麼?
在科技方面來看,不可否認的是,「康乾盛世」確實是封建社會的又一次太平盛世、繁華高峰,但同時又是一個不完美的盛世。當時的中國表面上看似繁榮,實際上卻是停滯不前,中國還在開墾荒地時,西方卻在迅速發展,在西方進行體制改革,技術革命快速發展的時候,中國還妄自菲薄的閉關自守,發明創造和科技沒有任何進步。
而在經濟方面呢,在英國使團傳教士馬戛尼眼中的康乾盛世卻是這樣:「遍地都是驚人的貧困」,「人們衣衫襤褸甚至裸體」,「象叫花子一樣破破爛爛的軍隊。」「我們扔掉的垃圾都被人搶着吃!」英使馬戛尼當時就敏銳地察覺到了清朝的衰落,把滿清政權看作「一艘破爛不堪的巨大船艦」,預言它將「不再有紀律和安全」。他形容滿清不過是一個泥足巨人,「中國人」退化到了「半野蠻人」時代。
在文化上,清政府採取的「重農抑商」政策使得正在發展中的資本主義受到了絕對的壓制,大興「文字獄」殘害了大量文人學士,禁錮了人民的思想,整個社會發展緩慢,和西方的發展差距越拉越大;改土歸流雖然加強了國家對邊疆的管理,但卻加劇了中央和少數民族的矛盾,引起了邊民起義。
在民族問題上,滿清在奪取全國政權之後,把中華的各個民族當作奴隸,強調滿漢不能通婚,同時「剃髮易服」令在江南地區遭到漢人的激烈反抗,對無辜的老百姓進行大屠殺。從清朝初期的「反清復明」到清末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漢族人民從未停止過對滿清皇朝的鬥爭。
而且滿清入關中原之後,主要依靠八旗制度。而且還存在着嚴重的民族歧視,在這樣的官僚制度下,一大批無才無德的貴族王公長期竊居高位,使得清朝官僚腐敗。
所以盛世與否,不明而喻。
不過黎漢明想要打造真正的盛世,就得從糧食問題着手,糧食是一切發展的根本。
為了了解各種糧食的產量,黎漢明先是帶着人挖了一畝地的紅薯,拿到秤上一秤,又換算了一下,一畝產量大概兩千多斤,離後世的畝產萬斤相差甚遠。又陸續讓人挖了幾畝地,畝產最高的三千多斤,不過極少,最低的才一千五百多斤。
雖然現在這紅薯的最高產量與後世的最低產量相差無幾,對此,黎漢明已經很滿足了,畢竟現在可沒有化肥之類的玩意兒。有這個產量也已經不錯了,就算是最低的一千五百斤,也比小麥水稻的產量高出了四五倍。
無論什麼時代,糧食產量都是跟人口數量成正比的,中國自古以來的糧食作物主要就是「五穀」:稻、黍、稷、麥、菽,這些糧食雖然能夠滿足營養需求,但產量和抗災害能力還不夠強,光種植它們無法養活太多的人口。
今年遵義府上下每人最少都分到了五畝地,加上後來又陸陸續續的開了不少山地、荒地,算下來,每人十畝地是有的。種玉米的地里黎安明基本都要求套種了紅薯,新開墾的山地里他也要求種了紅薯。
反正新開墾的山地肥力也不夠,種什麼產量都不高,索性就種紅薯了,因為紅薯在貴州還有一個名字,叫山蘿蔔,山地對它沒什麼影響。
對於西南山區,能種在山地里收穫還頗豐的糧食,無疑與是救命糧了。
紅薯之所以在明末推廣不開,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推錯了方向,南方本就是稻米產地,北方則是小麥產地,這兩個地方的主糧產量相對於這個時代來說本就不俗了,誰還願意來種植那個只能用來填飽肚子的紅薯?
而西南山區就不同了,不管在這裏種小麥也好、種水稻也罷,產量都是提不上來的。如果有一種能在這裏種植且產量高的糧食,基本不用怎麼推廣,老百姓自己就會要求種的。
紅薯的產量了解了一番後,黎漢明緊接着有不目光看向了土豆。
即便是紅薯再好養活,對土質還是有一定的要求,雖然比水稻、小麥等主食好養活,但依舊需要進行剪葉和鬆土,因為紅薯藤能長很長,會消耗營養,土地太結實則不利於紅薯長大,這兩樣都不利於紅薯的高產。
雖然紅薯的畝產和營養價值較高,在如今能活人無數,但終究營養元素不夠全面,長期食用還有一定副作用。其在營養價值、畝產、口感、有無副作用、民眾接受程度等方面都不如土豆。
因為沒有化肥的原因,年初種植時黎漢明特意交待了撒上一些牛糞和草木灰。
牛糞就不說了,牛糞當肥料,相信農村待過的都知道。
草木灰含有很多的礦質元素,它不僅是一種很好的肥料,而且還有減輕病蟲害的作用,一般在種植土豆時沾上一層草木灰最主要就是為了提高土豆的成活率。
因為在種植這些土豆前都是用刀切成了塊狀,如果不用草木灰包裹上一層,那麼埋在地里的土豆發芽率、成活率都不會高,而且還會有爛掉的可能,沾上一層草木灰就好比給土豆穿上了一件保護衣,有了這層灰不僅能起到施肥料的作用,還能減輕病蟲害的發生,這樣成活率和產量都會高。
前世的黎漢明小時候種植土豆時,最不喜歡的一道工序就是丟撒草木灰,因為幹這項農活不僅灰塵大,容易弄髒身上,還特別嗆人。
來到這個沒有化肥的時代,黎漢明也只得把後世的一些常見的土辦法搬了過來測試廣告2
第一百零七章 金秋八月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