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臨淄」在呂武心裏的地位是跟二十世紀的「巴黎」平等的。
不是什麼其它原因,只因為城市不設防了。
話又說回來,齊魯大地真的相當邪性,田氏齊國面對強秦被迫乞降之後,生活在這片土地的人仿佛中了什麼魔咒,後續一再歷經沒怎麼打就投降的事情。
久遠的還有秦末舊楚乾脆利索投降劉氏漢國麾下大將韓信,並且是用最囂張的態度叫囂,投降卻不帶一點點的遲疑。
最為騷操作的是,他們投降劉氏漢國之後,偏偏還要一再給楚項招魂,着實令人搞不懂是個什麼神奇操作,以至於相當長一段時間裏在漢帝國是文化界「攪屎棍」的存在。
蒙元以及滿清時期,又是這個邪性的地方第一個站出來承認國家沒救了,反過頭來為侵略者歌宗頌德。
話說,想投降並給發聲需要有「江湖地位」。而因為這地方有那麼一家子,「江湖地位」是絕對足夠的。
離現代近的那些例子?不提也罷。
作為城池部分的「臨淄」就那麼大,城內佈局看着並不混亂,有着大國都城該有的一種規格。
城內居住的一般是達官貴人,以及為達官貴人服務的群體。
「臨淄」之所以是「東方世界」最為繁華的商業之都,跟齊國的一些政策有關,繁華的是「臨淄」城外那些「町」和「市」。
「町」就是商業街,一般是各種手工物品的零售區或大宗批發地點。
「市」則是涵蓋更雜,包括販售各種活的牧畜或家禽,死物方面則是包羅萬象。
已經有晉軍進入「町」和「市」各種活動,殺人只在遭遇反抗時才有發生。而之所以需要殺人當然因為晉軍在沒收「町」和「市」裏面一切有價值的物品,包括連沒跑掉的齊人一塊打包準備帶走。
這個時候怎麼證明自己不是齊人就顯得相當重要了。
一再強調的是「臨淄」是當前商業最為發達的一座城市,怎麼可能少了從其他諸侯國來做生意的人?
這年頭能夠四處走動經商,起碼也要有一個貴族的身份。
所以,不是每一個商賈都是貴族,但他們的背後絕對有一個或多個貴族當靠山。
很淺白的道理擺在那裏,不是人人有恆產的年代,背後沒有一個家族哪來的貨物,他們又哪來的底氣敢四處行商?
野外不止有各種野獸,還有野人衍生出來的小偷、強盜、劫匪之類,許多有活力的團伙甚至就是某家貴族長期或臨時客串,行商必然需要帶上數量不少和戰鬥力有保證的武裝人員。
「齊國完了!」魯國人看上去無比高興。
自家干不過齊國,爸爸一開打就直接佔領齊國都城「臨淄」這種事情,魯國人很是與有榮焉啊!
心裏太過於高興,魯國人連自家的貨物被晉軍士兵繳了都不是那麼氣惱,損失一波能換來齊國完蛋,他們打從心裏感到樂意。
「齊國完了?」衛國人心態非常複雜。
衛國跟齊國的關係不好不壞,有摩擦也有合作,大體上趨於合作更多一些。
有些消息靈通的衛國人聽說晉國的上軍就在衛國邊境處跟齊國三「軍」開打,導致那邊的道路被阻隔。
他們無數次祈禱自家那位國君不要犯病,安安靜靜看着晉國和齊國打生打死就好了,千萬不要搞出什麼么蛾子。
如果他們在國內還好說,能經商誰不是個貴族,又或者背後不是有貴族在撐腰,多多少少是能參與國策制定,能對國家大事有或多或少的影響力,遠在他鄉就只能做精神祈禱了。
現在可是齊國的都城「臨淄」被晉國中軍輕易拿下,晉國肯定不會讓齊國真的亡了,齊國衰弱下去則是一種必然,要是因為自家那位國君犯病導致晉國連衛國一塊打,得是多冤啊!
其餘的小國想再多也只是那麼一回事,有點特別想法的宋國人除了對齊國的遭遇感到幸災樂禍之外,開始思考「商丘」有沒有可能取代「臨淄」成為商業第一都。
事實上,宋國的地理位置在經濟相關方面比齊國更加有優勢,只是宋國沒有出現一位管仲而已。
一旦齊國衰落下去,再被晉國大肆地搶一波,不但貨物會被清空,連帶匠人肯定也要大批沒了。
失去了那麼多技工勞動力的齊國,不知道要花多少時間才能重新振作經濟,宋國的地理位置優勢肯定會得到凸顯,不抓住機會簡直是天理難容啊!!!
當然,宋國人想到了另外一層,他們需要想辦法把鄭國給搞一波。
畢竟,鄭國也是實際上的中原「腹心」呢!
「儘快回國向君上與右師稟告?」有想法的宋國人心裏無比的火熱。
他們現在想走挺難的。
晉軍逮住了「臨淄」這邊的人,能證明自己不是齊國人也遭到了監禁。
晉國很強,卻是不會一下子將所有諸侯國給惹了,需要的是經過一再的確認和甄選,時間合適了哪怕錯放一些也無所謂,短期內則不可能放任來去自由。
「不可動宮城。」呂武來到了『臨淄』的宮城邊上,一點進去的想法都沒有。
他們這一次滅齊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滅國,對秦國不能滅,齊國一樣不能說想滅就滅,會引起各個諸侯國恐慌的。
如果沒有楚國,晉國的膽子會更大一些,未來晉國要的是將楚國打服了,有什麼其它舉動再下手,暫時則是需要悠着點。
所以這一次「滅齊」,晉國要的是齊國吐出在萊國身上的收穫,也就是讓萊國復國。
呂武還拿出了一個方案,齊國割讓多少座城池給魯國和衛國,魯國交割多少座城池給衛國,衛國再拿出相關數量的城池給晉國。
那是沒辦法的事情,幾個國家中只有衛國跟晉國實際接壤,晉國的國君和其餘「卿」不在乎飛地什麼的,呂武卻不允許存在那樣的隱患給自己的執政生涯添麻煩。
在呂武的計劃中,衛國交出來的城池不會是孫林父的那些,需要出血的是衛國的公族。
那麼,衛國交割給晉國的城池,應該就是西境的幾座,大部分則是衛國北境的那些。
晉國拿到那些城池會進行內部分割,給予國君必要的「上稅」,剩下的主要是陰氏和范氏來分,一些湯湯水水劃給一起出征的中軍那些中等家族,小貴族會獲得其它賞賜。
不是說好了陰氏不適合當前階段再擴張嗎?不穩定的擴張是一回事,拿到手就穩固下來的不一樣呀!
陰氏已經完成對西邊的第一步籌謀,拿到「隨」、「瓜衍」、「銅鞮」、「斷道」、和「曲梁1」,缺了大河邊上的一些控制區來完成對「甲氏」和「太原」的掌控。
一旦陰氏獲得大河邊上的控制權,會打從事實上將「邯鄲」和周邊困成「孤島」,對陰氏的百年大計非常重要。
哪怕呂武無法對「西部開發計劃」進行實施,某天拿來跟范氏或哪個家族做交易也是可以的。
「臨淄」被晉國中軍接管之後的第十八天,上軍那邊的消息傳了過來,又或者說是「臨淄」陷落的消息先傳過去,才有了上軍的消息傳遞而來。
帶着三個「軍」迎戰晉國上軍的崔杼,他採取了最為謹慎的態度,多少能說在跟魏琦的較量中不至於太過於一邊倒。
晉國中軍從北邊直插「臨淄」,打崩了齊國臨時湊起來的四萬大軍,再輕易佔領「臨淄」的消息傳過去,對崔杼和所有齊軍無疑是一道在腦海炸響的驚雷。
崔杼得知自家的國君沒有被俘虜先鬆了口氣,左思右想派人向魏琦請求投降輸一半了。
那是有條件的投降,請求魏琦不要繼續進軍,為了作為交換崔杼將願意交出一個齊國的「軍」當人質,事後會進行贖回。
他們的交戰地點在哪?就是在齊國紡織業最為發達的區域邊上。
崔杼很清楚齊國的優勢是什麼,都城「臨淄」可以被搶,紡織業和產鹽業必須保住。
事先很清楚自己該幹什麼的魏琦拒絕了崔杼的請降,理由是需要得到國君或元戎的許可,也就是會將崔杼請降的請求上報,一邊打一邊等待本國國君和元戎的下一步指示。
現在,呂武拿着魏琦的請示,想的卻是國君在哪又會是什麼反應。
國君在下軍那邊。
下軍是不是已經開始在攻擊齊國南部,又或是因為新軍那邊的事還沒攻擊齊國南部,取決於鄭國敢不敢打新軍。
而新軍跟中軍的距離很遙遠,中間還相隔着好些國家,通訊上面非常麻煩。
士匄說道:「齊執政未與齊君相商,我等自是不可應允。」
那啥,沒搶夠呢,不要停手啊!
這些日子光是清點和搬運貨物,好像才弄走十分之二不到?
人口方面的清點和押解也該加速。
當前階段的「臨淄」之富有遠超想像,的的確確需要花費非常多的時間來搶。
他們還盯上了「臨淄」周邊的各座城池以及「邑」、「邦」,搶物資、搶人口,肯定需要更多的時間。
呂武說道:「齊君仍在逃亡。」
士匄現在滿腦子都是搶這個念頭,才不管齊君呂環到底怎麼樣了。
今次東征是呂武構思和發起,齊國應該衰弱到什麼份上,不是拍着腦袋決定,事先就做好了定位,好形成晉國……或者說他想要的國際態勢。
總的來說,呂武上任元戎取得了一個開門紅,能在接下來跟楚國的較量中不失分,註定會是近百年來最優秀的元戎有利競爭者之一了。
一旦在未來跟楚國的較量中佔據優勢,呂武不但會成為最優秀的元戎,還將作為一個要實力有實力,要威望有威望的權臣!
國君想翻身?恐怕只能在夢中了。
:。:
第566章:這是一盤大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