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半個時辰後,楊廷麟風塵僕僕地趕至兵部署衙。
他見朱琳渼迎到門前,忙撩衣跪倒,「下官拜見輔政王殿下。」
朱琳渼忙將他扶起,「楊閣部一路辛苦了。」
「哪裏哪裏。」楊廷麟掃了眼四周,見除了石霖之外並無他人,這才轉頭道,「殿下,下官剛去拜見聖上和皇太后。」他壓低了聲音,「聖上龍體欠佳,太后的精神也不甚好。」
朱琳渼點了點頭。
楊廷麟又拱手道:「還好有殿下一力支撐大局,大明方不至傾覆。卻不知皇上何時才能轉醒,這江山社稷就全壓在殿下肩上了。」
這話里的意思已經很明白了,朱琳渼卻只是微笑不語。前些天黃道周已將楊廷麟密信欲力促陳王主政之事告訴了他,楊廷麟如何想法他自是知曉。
但他來到這個時空之後,最大的心愿便是將大明悲劇的歷史重新改寫,留給後世一個更光輝的華夏。在這個目標達成之前,他是不會多做旁的打算的。
歷史證明,大明的衰弱始於蕭牆,他斷不會為一己之欲讓歷史重現。
兩人行至堂前,楊廷麟見輔政王始終也未出聲,只得開始說起公事,「下官依照殿下吩咐,已令趙印選部返回雲南。」
他所沒有說的是,趙印選的四千滇軍來江西時滿共僅有四百套甲,不到二百支鳥銃。等離贛返滇的時候,不但配備了兩千副棉甲和一千多支火銃,就連大炮都帶了好幾門。
楊廷麟繼續道:「又留辰釗部廣西兵與郭維經郭侍郎鎮廣信、饒州,其兵力雖略遜於徽州虜軍,但池州一帶義軍聲勢浩大,張天祿要應付西側義軍,當無力舉兵南犯。
「永寧王殿下已返南城,其所部人馬由副將邵簡率領往九江助王元吉協防。
「南昌城眼下除城牆暫時無銀修繕外,余者已基本恢復如初。江西全境可謂大定。」
朱琳渼也是欣慰地點了點頭,他初至江西時,半壁淪陷,清軍肆虐,經過這近一年的工夫,總算又完整地重歸大明。
「楊閣部與江西勞苦功高,我定會上表朝廷重以嘉獎。」
楊廷麟忙搖頭道:「殿下太過譽了。下官豈能沒這點自知之明,當初若非被楊嗣昌坑害,我這輩子怕都不會與沙場有所瓜葛。
「此番殿下委我戶部,倒是還略能發揮一二。」
這一說到戶部,楊廷麟的話立刻多了起來,「對了,下官還在江西時便聽聞殿下要三倍官員俸祿。愚以為,若如此,戶部這壓力怕是太大了些。便是之前的俸祿,這賦稅已不足以應……」
朱琳渼心說這楊老頭還沒上任,便要開始為戶部謀劃了。他笑道:「楊閣部怕是還沒看到戶部賬本吧?」
「下官有所耳聞,似是月月虧空。」
「那我要告訴你戶部賬上放了近一百萬兩銀子和二百多萬兩資產呢?」
楊廷麟聞言差點跳起來,「殿下所言當真?!」
「等楊閣部接手戶部,開庫房一看便知。」
楊廷麟大喜,自崇禎朝之後,國庫中何時有超過百萬兩的儲備?
他也是思維敏捷,立刻便想到這些應當是抄沒投敵官員的財產,又皺眉拱手道:「殿下,如此高的俸祿,便是百萬白銀怕也堅持不了許久。且此時朝廷僅擔負贛、閩兩地,若往後光復大江南北,這支出還會更大。
「據下官所知,眼下百姓稅賦已是大明立朝以來最高,已無再加之餘地……」
楊廷麟習慣性地便認為只有提高稅賦才能增加國庫收入,卻不想朱琳渼立刻擺手道:「當然不能再加,底層百姓能有多少浮財?便是將他們抽乾了,也絕撐不起朝廷所需。
「我不但不會加稅,還要大幅降低農戶的稅賦,取消各種捐、派,哦,我管這叫做單一稅。」
楊廷麟便是一愣,忙揖道:「下官代天下百姓感謝殿下體恤民間疾苦!只是……時下朝廷收入已難支撐,殿下又將官員提至三翻,這國庫如何再怎麼開源節流怕也……」
朱琳渼乾脆將案頭那冊《大明發展綱要》丟給楊廷麟,笑道:「楊部堂不能總盯着莊稼漢那點收成。開源,不能變成想辦法加重農戶負擔。商賈、海運、礦產、手工業都是能創造收入的大戶,他們才是支持國庫的中堅。」
楊廷麟似有所悟地點了點頭,翻開手中冊子細看。就見上面林林總總列出極多發展規劃,內容極為駁雜,直看得他目眩神迷,忙又轉到最前面看起了總綱。
第一項便是農業。楊廷麟暗自點頭,有糧天下方得安穩。
只見綱要的農業項後面主要是「推廣土豆、番薯種植」、「加快化肥科研及大規模生產」、「拓荒及興建水利」三個分項。
這其中他僅明白最後一條,心中對前兩項卻有些不以為然,隨後便又想到修水利仍需投入大量銀錢,眉頭不禁皺得更緊了。
他暫且按下心中疑惑,又向下看去。
二、海運及對外貿易。
1、建設國家商貿船隊及大明水師。
2、新建上海、舟山、香港、廈門等海商港口。
3、完善海關關稅制度,加大打擊走私力度。
4、商貿船隊護航及打擊海盜策略。
5、殖民地的佔領及建設,海外殖民策略。
楊廷麟又是一愣,雖說自弘光朝起,海禁力度便不斷減弱,但如此大興海運的舉措實乃前所未有,往後哪裏還能有「海禁」一詞?
他自是知道海外貿易獲利豐厚,但心中不免仍覺此乃旁門左道。舟船出海極為危險,水手往往出十返五。
況且貿易一事又常受他國掣肘,今日與你通商,明日便封港不納,這怎能是長久之計?
至於什麼殖民地,他更是不知所謂,想來或是於海外開疆拓土之意。但海外多積貧且路遠難控,這真的可行?
僅有打擊海盜一事他最為認可,然而,據大明一直以來的抗倭經歷,這更是吞金巨獸一頭。江北建虜虎視眈眈,朝廷怎能有餘力顧及海盜?
第二百六十三章 與楊廷麟論財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