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太史慈!
這個東萊的名將,青州的驕傲回來了。筆硯閣 www。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黃縣以北有仙島,號稱蓬萊,這裏有許多傳說。
太史慈從小生活在黃縣,年少時常常跟小夥伴們在海邊玩耍,也曾跟隨父輩們出海捕過魚。
仙島沒見過,幾座荒島倒確實存在。島上風景倒是好,可卻沒有人居住。因為遠離陸地,物資匱乏。
從錦城到黃縣其實蠻遠的,以當時的航海技術,直線行駛怎麼也得十五至二十日。船上要載兵,就無法運載足夠的糧草。如果沿海岸線行船,估計得兩個把月才能到達目的地。
時間太久了,太史慈怕趕到青州湯都喝不上了。
所以他選擇了一條折中的路線。在錦城補給完兵源後轉道沓氏(今大連)裝載糧草,再從沓氏直線穿過渤海灣,直達黃縣。
這條航線早就存在,當年太史慈就是沿這條航線跟隨管寧一同逃難遼東的。
黃縣,太史慈的故鄉啊!一別二十年,除了中途回家接了一次母親到并州,就再也沒回來過了。現在自己的兒子太史享都已經十歲了,卻從未回鄉祭拜過先祖,想想自己也是不孝了。
不過時逢亂世,情有可原。此次領大軍進攻東萊,也算是衣錦還鄉了吧!
黃昏時分,夕陽映照着海面,金波粼粼。漸漸暗去的天空將大海的藍映得更加深遂。
「阿爹,你看,那海上的仙山在動!」光着腳丫在沙灘上奔飽的孩童突然驚呆在地。
漁民正背靠着大海修補漁網呢:「小孩子家家,別亂講,哪有會動的山?」
孩童:「真的!你好,它正朝我們過來了!」
童言無忌!漁民本想繼續教訓兒子不能說謊的,但想想回頭看一眼也不廢什麼事。
「啊?!……」
漁民也被眼前的景象驚到了。
船!
好大的船!
好多的大船!
在昏暗的海天之間連成一片,徐徐迎面而來,可不就象一座大山迎面而來麼?
「快!回家!」
漁民再顧不得還沒修好的漁網,轉身抱起孩童就往家跑。
那麼多,那麼大的船隊,肯定不是漁船、商船。究竟是什麼漁民一時間也想不到,但本能的產生了恐懼感。
回家!
縱然茅屋一座,家也是讓人感到安全溫暖的地方。
……
這個小小的漁港,就是太史慈選的登陸點。二十年未曾回來過,但他卻依然熟悉無比。因為他從小在這裏長大!
別說鄉里屯裏沒有駐兵,就算是整個東萊的守軍全部放在漁港又怎樣?幾千人馬,都不夠戰艦上的強弩射的吧!
沒有任何的阻撓,太史慈、法正、徐晃軍團便在黃縣登陸了。
當夜便佔領了東萊郡治黃縣。
黃縣只有五百守軍呀,東萊太守田楷,曾被風光無限的公孫瓚置為青州刺史,居平原與劉備共抗袁紹。後來袁紹得冀州、劉備得青州,華歆以三寸之舌說服田楷投劉備,留在劉備手下任職。
田楷這人能力並不出眾,只因是公孫瓚親信,才得了個青州刺史虛名,他沒那個能力治理一州。但在劉備早期也算是難得的一個可文可武的人才了。頗似簡雍、孫乾之流。
後來劉備地盤越來越大,人才越來越多,田楷又不如簡雍、孫乾貼心,多少有些一技之長,就顯得有些雞脅了。於是便封他為東萊太守,守在東萊這個大後方的大後方,十幾年不見升遷。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罷了!
也不能說人家田楷軟骨頭,除去各縣執勤戰備的官兵,黃縣城中僅有守軍千餘人。面對登陸的太史慈大軍,換誰也硬不起來。
最主要對面領軍的黃縣土生土長的太史慈呢,年少時的輕俠好義早就讓太史慈名滿黃縣了。加上這些年東征西討闖下的名聲,早就成了黃縣父母教養孩子時口中的楷模了。
況且三十多歲的人這時候正是各行業的中流砥柱,就連黃縣官衙和守軍的中上官員都有不少都是太史慈年少時的玩伴呢。
就算田楷不想降,那也得扛得住身邊人的轟炸才行。
無奈呀無奈!
不過話又說回來,能夠在公孫瓚、劉備手下都能混到高位,多少還是有些能力的。東萊再偏,一郡之守也是封疆大吏。至少他還是有些眼光的。
劉琦高舉漢旗,所向披靡,這天下早晚得歸劉琦。早降晚降都得降,既然民意都傾向於降太史慈,自己何不大度一點?
沒有哪個戰鬥部隊會隨軍帶着許多治政人才的,正常情況下,新的任命下來之前,新打下來的城池都會沿用之前的官吏的。
事實證明他賭對了!
東萊各城重新掛上「漢」旗後,法正親自上門請田楷繼續擔任東萊太守。只是這個太守再沒了統兵之權。
太史慈從中低層官兵中抽出部分將校,在東萊建立了冶安部隊和守城軍隊。在將原來當地的部隊收編至軍中填補空缺。
消息傳到孔融耳朵里時,孔融頓時慌了神。
讓他當這個青州刺史本就是沿襲漢制讓他做個監察的官員,平時悠閒地與一幫文人騷客一起舞文弄墨。
這真碰到大事,他就不知道該咋整了。他手上也沒多大權力呀,漢制下的刺史本就沒多大權力。後來天下大亂,各地刺史擁兵自重成就了遍地的諸侯。
所以後來,不管是曹操還是劉備治下的刺史又變成了漢制下的監察之職了。實際權利完全不如各郡太守,只是名聲聽起來好一些,再升便進入皇城中央了。
青州兩郡四國,平原郡換給了曹操,東萊太守田楷,北海相依舊由孔融擔任,其他三國國相也都是青州當地名士。這些人倒是唯孔融這個聖人後裔馬首是瞻,但同樣的問題是,他們都不善軍事。
北海國、齊國、樂安國、濟南國四國的兵力湊起來也不會有兩萬人。但是濟南國正面面對張遼的十萬大軍,管亥都把青州的全部兵力調到東平陵,不可能還能調兵南援。
孔融以刺史的名義緊急向齊國、樂安國調集守軍至北海國佈防。
可援軍還沒到,太史慈大軍便已進入了北海領土。所到之城,無人敢阻,各城守衛縣令聞風而降。
孔融不得已,領着手中不足萬人的兵力屯在了都昌城,依靠濰水,妄圖阻止太史慈大軍西進。
第468章 太史歸鄉